English

养不教谁之过

2000-03-24 来源:生活时报 冠声 我有话说

前不久,“英国中学及大学预科教育展”在深圳举行,场面火爆。开展不到两小时,许多学校的申请表就被领完了。

也是前不久,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提供资料,1995至1996年度发放中学生赴澳签证104份,1998至1999年度升至620份,两年骤涨好几倍。

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的真实信号正在向全世界广泛传播。

时代变了。过去留学队伍里的主角是大学生,现在来了一支更年轻的生力军,中小学生。许多家长都在寻找解决孩子“教养”问题的办法,似乎找到了一个在中国“养”、到外国“教”的路子,为此不惜投入大笔资金。

现在的孩子,养着容易,教着麻烦。有钱就能养,但有钱未必能教,甚至钱越多越不好教。所以,养而不教,就成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发明。东方不亮西方亮,我出钱,你培养,皆大欢喜。大家群起仿效,引发了留学低龄化的潮流。据广东有关部门统计,该省目前每年五六千人的留学生当中,中小学生的比例占到一半左右;深圳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占该市出国人员的70%到80%,希望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占被调查者的86%,比大学生里的同一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。

这个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。有专家分析说,一些发达国家实施“教育出口”政策,开拓本土以外的教育市场,抢滩中国,吸收教育投资,这是主动的。中国的家长不惜巨资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,相当数量却是被动的,是在无奈中的没有办法的办法。主要原因是国内深造、就业的路子太窄,竞争压力太大。考大学时,千军万马过独木桥;毕业后,对求职者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,有时近于苛刻。享受学历高消费的用人单位以此为荣,某些新闻媒体对洋学历大加炒作,效果是推波助澜。国内的高等教育一时还不能满足大家的就读需求,出洋留学就成为许多孩子和家长的选择。

这一来不当紧,大批本可用来推动国内教育事业发展的民间资金流向国外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,按每人每年15—18万元人民币的保守数字计算,我国用于教育的民间投资每年至少流失40亿元。

美国商务部把高等教育列为服务贸易领域出口创收的第五位,英国目前的境外学生数量是二十年前的两倍,并计划今后五年里再吸收7万多人。境外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支出每年为美国增加75亿美元收入,英国的境外学生每年对英国经济的贡献达到15亿英镑。在英国,本国及欧盟国家的全日制大学本科生每年学费为1600美元,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则高达7500至13500美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